
06
2009年,微博诞生,罗永浩挟博客时代的名气,迅速成为微博大V。 微博兴起的最初几年,是“公知”的黄金时代。罗永浩所拥护的价值观,正是那个时代微博上的“政治正确”,他也尽情地享受着被百万粉丝崇拜的感觉。 但也不是没有争议。 新东方时代的罗永浩,喜欢在课堂上讲讽刺日本人的段子,说“我们不幸跟这样豺狼般的民族做了邻居”、“有同学投诉我反日,我要说明一下,我不是反日,我是仇日。” 好一个爱国主义愤青! 但是微博时代,罗永浩却屡屡表示对日本的崇拜和对中国的鄙视。他的微博言论包括:“没有日本的话,亚洲是不值一提的”、“支那人不好好学习,光跳脚骂娘是没用的”、“站在日本的土地上,看起来一切都是完美的……太君威武,我死也瞑目了。” 坦率讲,那个时代的微博,以崇拜外国、贬损中国为荣的逆向种族主义是一种潮流,罗永浩置身其中,并不足为怪。但是明目张胆地用“支那”这样严重侮辱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中国人的词,并且称日本人为“太君”,其无耻程度,还是刷新了人们的认知。 正是因为这些言论,罗永浩被扣上了“精日”(精神日本人)的帽子,一辈子都摘不下来了。这在他日后创办其他企业的过程中,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害。哪怕他再如何宣称“我不是精日,我不是汉奸,我是中国人”,这个黑点,也永远抹不掉。 除了发微博以外,罗永浩的另一大乐趣是听音乐。他的品味非常另类,喜欢的是左小祖咒、周云蓬这样的小众音乐。不仅听唱片,还要听现场,和这些歌手,也都是好朋友。 如果说,听左小祖咒和周云蓬的音乐,至少还能吹吹牛逼,那么,他对曾轶可的超常喜爱,则完全令人无法理解。 2009年,曾轶可参加快乐女声,引起诸多争议。很多人接受不了她的跑调和绵羊音,但罗永浩却惊为天籁。当高晓松为曾轶可制作了一张专辑时,罗永浩还勃然大怒,发微博骂道:“高晓松这个笨蛋只会暴殄天物……不知道为什么非要把民谣才女做成流行乐俗妞,我太阳。” 为了表示对曾轶可的喜爱,他把微博名由“老愤青罗永浩”改为“罗永浩可爱多”(“可爱多”是曾轶可粉丝的标签)——一个快四十岁的中年肥胖男,微博名叫可爱多,画面非常违和。 由于接受不了曾轶可的“天物”被“暴殄”,罗永浩发动自己朋友圈里最厉害的音乐人和制作团队,租了最贵的录音棚,不惜血本为曾轶可专门打造专辑。曾轶可却并不领情,录歌时唱得差不说,还对着罗永浩好不容易请来的一众在音乐圈有头有脸的前辈摆谱,并直斥“这是我去过的最差的录音棚。” 为了曾轶可,罗永浩把这些朋友都得罪光了。但他没有半句怨言,仍然怡然自得地用着“罗永浩可爱多”的名字,直到后来做了另一家公司,在公关部门的强烈要求下,才改为“罗永浩”。 |